美国《国家地理》全球摄影大赛(中国赛区)到今年已经是第十届了,从2006至2024的十年来,《华夏地理》一直秉承美国《国家地理》“用摄影改变世界”的使命理想,用最杰出的影像,诠释摄影的真谛。大赛参赛作品的数量和质量每年都在不断攀升。今年我们已从国家地理中文网、手机微信平台、外部合作平台等渠道共征集到218,000余幅精彩
摄影师Martin Roemers以和歌者一样的视角观察了世界各地20多个特大城市。他以长时间曝光的方式创作出充满细节的照片,展现了大都市里日常生活的繁忙、混乱、拥挤;也记录了和你我一样的城市居民在那里生活的样子。
白音塔拉白音塔拉正在摄氏零下39度、风力近11级、风雪中夹杂着沙砾的野外放牧,这种天气无疑是对牧人无情的考验。在疯狂肆虐的天灾面前,传统草原畜牧业显得非常脆弱。
什么叫气质? 看过这些老照片你就会秒懂那些老去的人们,那些老去的故事。在上个世纪,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,经济大萧条以及计算机革命,信息爆炸让一切都措手不及。或许照片上的人早已垂垂老矣、白发苍苍,可能他们之中已经有人尘归尘土归土,但是他们为我们留下了一片绅士般的大方,淑女一般的端庄,如同封尘的回忆——这是
在我有限的欧洲行中,看过一些教堂,鲁昂大教堂给我留下的印象比较特别。我喜欢它里面的大气和丰富,它确实很大,但是一点都不空旷,细节又很精致,可拍的东西很多,尤其是有阳光洒进来的时候。当然,与这座教堂有关的东西,比如莫奈、哥特建筑、圣母、革命.......等等关键词,都会有很多故事。
英国华威大学划艇队,一如去年情况,今年继续拍摄大尺度月历,以唤起公众对议题的关注,而卖月历所筹得的款项,则捐至相关组织。去年的时候,据指照片曾在 Facebook 被检举至删除,但他们认为,这依然是值得去做的事。其实对于懂得欣赏人体美的观众来说,不论男女运动员本身就是一尊艺术品呢。
业余的摄影爱好者和骑行爱好者Rob van Driel发现,他能将自己的两个爱好完美地结合在一起。他通过社交网络寻找志同道合地自行车爱好者,大家一起分享上世纪的一些经典款式自行车,Rob van Driel将这些古董自行车带到风景优美的地方,为它们拍摄完美的照片,看上去,作为前景的自行车,很好地烘托了风景的静谧迷人。
这组照片展示了近期主要几家外国媒体的摄影记者拍摄的中国照片,它们全部是航拍作品。不出所料,展示华北地区的照片几乎没有,因为这个地区目前对无人机的管控十分严格。从这组照片中我们看到地大物博的中国,地质地貌包括人文风光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和丰富性,能够生活在这样美丽的国家是一种缘分也是一种幸运,我们这一代人
日本街头摄影师Masashi Wakui的作品,没有喧闹也没有哗众取宠的场景,安安静静的摄影风格,不浮华也不喧闹,默默地记录着城市的各个角落。仿佛尘世的一切都与他无关,脚步从南至北贯穿整个日本,无论市街、郊外、神社寺庙、楼房一隅,都体现着日本恬静得让人沉醉的风情。胶片足够的宽容度和迷人的色彩给Masashi Wakui的创作提供了足够的
以下看到的这组黑白建筑摄影作品来自波兰摄影师BelcyrPiotr,作品以相同方形尺寸的构图展现了一系列如旧梦般的场景。一些真实的建筑被镜头赋予了魔幻般的意境,甚至让人感到阵阵的阴森恐惧。总感觉有些恐怖片中的场景再现……这能叫恐怖主义吗?
“过劳死”(Karōshi)源于1980年代的日本,当时经济泡沫爆破,日本上班族承受极大压力,甚至出现工作猝死现象。当时有媒体使用“过劳死”一词,马上受到公众和政府的高度关注。据说如果有人被判定为过劳死,将会获得政府的抚恤金。很多人都知道日本上班族的工作压力大,工时长,社会阶级分明,制度封闭,在纪实摄影师深田志穂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