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外摄影是一种较为另类的拍摄方式,利用红外感光设备与红外滤镜配合,有别于传统的黑白彩色照片,拍出的画面给人以强烈的震撼让人爱不释手用。摄影是一种较为另类的拍摄方式,利用红外感光设备与红外滤镜配合,有别于传统的黑白彩色...
近年数码DC/DV的流行,尤其是SONY率先推出红外夜视机型后人们开始对红外线及其摄影产生了兴趣,因为数码相机及摄像机所采用的CMOS/CCD感光元件能够接收到红外波长,现在我们只需配以红外滤镜即可拍摄红外照片及动态景象,以所拍即所见的方式更为方便去了解观察奇异的红外世界。 1、滤镜纯红外摄影摄影只能表现黑白的图像,因为我们眼中的色彩是物体对不同波长的可见光选择性反射、吸收的结果,红外线是肉眼看不见的,也就没有色彩。一些纯红外照片的所谓色彩,其实是给不同波长红外线所形成的影像通过技术手段人为地“涂抹”上去的,是“伪色彩”。
但是,如果选择合适的滤镜,允许一部分可见光通过,让可见光、红外线混合成像,就可保留可见光的某些色彩,得到接近真实的彩色红外照片。
2、光源尽管红外摄影常常与“夜视”、“透视”联系起来,但事实上我们这里所讨论的红外摄影是近红外摄影,利用的是波长最接近可见光的红外线,而这个波段的 红外线并不是常温物体能够向外辐射的,其最强的光源还是我们头顶的太阳,也就是说,阳光中的近红外辐射最强,有丰富的红外线,才能进行红外摄影,夜晚,或 阴天,这个波段的红外线很微弱,想得到清晰的成像是很困难的,在强烈阳光下,最容易获得清晰的图像。
当然,与可见光摄影一样,角度较低的光线最容易表现丰富的影像层次和造型。尤其是逆光,往往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力。
3、题材红外摄影并不适合表现所有的题材,一般来说主要用来拍摄风光,但即使拍摄风光也有不少的局限性。
由于物体对可见光、红外线的反射吸收性能不同,红外照片的效果与肉眼所看见的景象是大相径庭的,这虽然正是红外摄影的魅力所在,如果不了解物体 的在红外线下的特性,则效果很难预知。一般说来,树叶、草坪、玻璃是红外线的强反射体,在红外照片中呈现亮色,所以红外线适合于表现有植物的风景。但是, 植物要有层次才容易表现。
像这样的大面积绿色,虽然在可见光照片片可能看上去很美,在红外照片中就缺乏变化了。而水面、路面能很好吸收红外线,在红外照片中呈现深色,所以,在有树木、水面、路面的风景比较适合通过红外摄影表现。红外摄影比较适合表现开阔的风景,如果有蓝天白云,则效果更为吸引人。当用红外线来表现建筑时,建筑本身应该有丰富的线条和不同吸收特性的面,否则会比较平淡。由于不能通过色彩来表现,所以,红外摄影中运用比较多的构图语言是线条。
4、红外照片的后期处理在拍摄红外照片时,数码相机原有的白平衡调整功能完全失效,在彩色模式下,无论使用哪种白平衡设置(有专门“夜视”功能的机型除外),所拍的照片都呈现粉红色。所以,纯红外摄影一般使用黑白模式,或在后期转成黑白。一般而言,红外照片都存在反差小的问题,照片中黑的地方不够黑,白的地方不够白,都需要调整一下色阶。必要时还得调整一下反差。如果想利用色彩烘托一下气氛,最常用的方法是分别调整高光、低光的色彩,将高光区域(Highlights)调成暖色调。而将低光区域(Shadows)调成冷色调。这样可以弥补数码红外摄影在层次表现上的不足,提高照片的表现力。
5、关于ISO的设定在大部份的时候我是采用ISO 200的设定,手持拍摄时,才采用ISO 400的设定。主要的考量也是著眼于影像的纯净感。在拍摄人像时, ISO可能也得采用ISO 400的设定,以使快门能够达到1/8s以上。虽然不是相当的方便,但是我们可以考量,在一组写真的影像中,我们可能只穿插几张红外线IR影像,以增加整组影像的新鲜感,再者,也不是所有的场景都会适合红外线的拍摄,所以,在特定小量张数的需求下,快门在1/8s拍摄,应是OK的。
自觉谈不上好看,但每次旅行拍的照片都得到大家一致好评。朋友圈里各种问器材问app问摄影师,以下经验奉上,一句话,人美不如会拍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