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|刘主编1小时候,我总喜欢乱翻家里的东西,我知道写字台中间抽屉里锁着两本笔记本,这是父母偶尔打开抽屉拿东西时被我看见的。他们让我看了一下,又把抽屉锁起来了。所以在我印象里,这两本本子很神秘。到我读小学的时候,父母为了激励我学习,终于同意让...
文|刘主编
1
小时候,我总喜欢乱翻家里的东西,我知道写字台中间抽屉里锁着两本笔记本,这是父母偶尔打开抽屉拿东西时被我看见的。他们让我看了一下,又把抽屉锁起来了。所以在我印象里,这两本本子很神秘。
到我读小学的时候,父母为了激励我学习,终于同意让我好好看看这个笔记本。本子是32开的,跟小学语文书一样大小。本子的封皮是用缎面做的,摸起来软软的很特别。封面右上角印着个小孩捧地球仪的烫金图案。
打开本子,里面的纸张平滑干净,每一页纸都压着彩色的线条,特别漂亮。内页纸很厚,好像里面有棉花或者织锦之类的原料,因为我看到内页有一两个地方的边角被磨了,会有毛毛的边缘。
跟我平时用来瞎写胡画的本子比,这简直就是工艺品,难怪父母不让我碰,他们肯定觉得我不会爱护这个本子。
直到我考上初中,母亲很慎重的把两本他们保留多年的本子给我。母亲说,你长大了,希望你好好爱惜这两个本子,多用他们记笔记。
我怀着崇高而又忐忑的心情接过来,像接到传家宝一样。我仔细的在笔记本的第一页写上“语文笔记”、“数学笔记”,然后怀着庄严的心情打开第一页。我真怕因为写错字或者乱涂改让这个艺术品不完美。
大概记了20页笔记,我越来越讨厌这个本子。它很窄,写着写着手掌就到了本子边缘。而且因为是棉纸的缘故,它特别容易洇墨水,经常正面写了几个字,反面根本就没法用了。
这两个笔记本很快就闲置了。后来着急找纸记东西,我就直接从这两本本子上撕纸。于是本子越来越薄,只剩下两个漂亮的缎面硬壳和一堆记得并不好的笔记。
2
某意大利品牌西装打折的时候,我一下子买进了两套。因为打折时买的,不是正好那么合身。都稍微有点偏大。但勉强也能穿。
当时看中这两套衣服,一方面是因为打折的确划算,一方面是因为衣服的材质和做工都很好。衣服是意大利原厂手工的,全羊毛,三件套,颜色也很庄重。
但我的工作不要求我每天必须穿西装,何况三件套西装的确太过正式,所以我就用防尘袋把它们包好,只等着重要的场合。这一放就是三年,这期间搬家、外出读书,我都带着,总觉得什么时候会有用。但事实上是基本没用,这一两年,我甚至没再打开过防尘袋。
直到最近,我新买了件白衬衣,法式袖扣正式款。我想找西装试一下,才想起来我的意大利高档货。我把西装拿出来穿好,照了照镜子,才发现衣服已经非常不合身了。好久没穿,西裤的腰围赶不上我肚子成长的速度,而且上衣两粒扣的这种款式最近不太流行了,感觉穿出去会有点格格不入。
虽然是打折买的,但这两套衣服也花了好几千块。当宝贝放了三年,到头来真的就只能当个摆设了。
3
我认识一个长辈,快50岁了,总是抱怨自己的婚姻不幸福。
这个长辈在一个机关工作,工作不错。人长的也好,都快50了还是仪表堂堂。家里一双儿女也都长大了。
有一次跟他喝酒喝到酒酣耳热,他跟我讲了他年轻时候的故事,我才大概知道原来他的抱怨并不完全因为现在,而是他心里一直留下的过不去的坎。
说话他年轻的时候,上门求亲的人很多,这其中,有个女孩条件背景各方面都很突出,很快他就跟这个女孩在一起了。按现在的话说,这叫女追男,他被倒追了。
女孩温柔贤淑,各方面都很好,他们相处了一段时间,已经准备谈婚论嫁了。女孩心直口快,有一天聊天时说起来自己小时候被一个异性亲戚猥亵过。所谓说者无心,听者有意,我认识的这个长辈当时就觉得这个女孩是不完美的,配不上自己。
他们的故事戛然而止。长辈挑了另外一个备胎——当地派出所所长家的女儿。结婚,生子,一路平顺。说平顺,也就是普通百姓的生活,机关单位,衣食无忧,要说其他的,倒也没有。
而被他嫌弃的这个女孩,找了当地一个小职员,后来两人一起去了美国,不知道交了什么好运,一路飞黄腾达。两个孩子一个做了科学家,一个在华尔街挣大钱。
说到这里,长辈端起一口酒,“其实哪个人是纯洁的呢,只是大多数人不那么坦白而已。”
4
这三个故事好像说的都是外物——缎面笔记本、意大利西装、属于别人的前女友,好像是因为他们变了,在我们心里的分量变得不同了。变得跟过去我们刚认识它,刚拿起它,刚接触她时不一样了。
其实不然,这每个故事说的都是人心。同样是一本笔记本,我长大了,见过更多的笔记本,要讲究实用时,它就不是我心里的宝了;同样是一套西装,三年后,我没那么喜欢它了。它就不能带给我当时购买它的兴奋感了,虽然它依然有个“标价”,可它成了我的负担;同样是一个女孩,她的坦白过去看来是莽撞、没心机,现在看来可能反而是婚姻中的高尚品德。
外物没变,是人心在往前走。第一个故事里的缎面本子到现在都还是很精致的,只是我不喜欢了;第二个故事里那个西装,当时跟现在都是不合身的,只是我现在更不愿意穿了;第三个故事里那个姑娘的“历史问题”肯定没法改变,可长辈现在觉得可以接受了。
可问题是,三个故事里,当事人都没在最好的时间享受最好的外物。我在想,如果母亲在我读小学的时候就把那个本子送给我,并让我好好爱惜,那会带给我多大的欢乐?那身意大利西装,如果刚买的时候我就经常穿,其实也不会有后来一直当个负担那么累。那个有点故事的女孩,如果当时只看见她的好,可以忽略其他细节,其实一点不会影响生活,更不会留下无尽的遗憾。
5
我们总被教育不要急于享受生活,要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才能得到正果。我们总被教育最好的东西要留到最后。连小时候吃甘蔗,家长都会说,先吃前头不太甜的,这样吃到后面会更甜。可是真的能吃到后面吗?也许这中间你被喊出去做点什么,也许还没吃到后面你就吃饱了。
过去的教育方式里有先苦后甜的潜意识。
我有个亲戚家,每次吃饭,先紧着吃前一天的剩菜,吃完剩菜,新做的菜就不太能吃几口,于是新菜又变成剩菜,第二天继续做新菜,继续吃剩菜。
这种总不让自己在恰当时间享受最好的东西的思维是一种病。
让自己陷在一种期待里,一种奢望中,一种可以等到更好的时机,可以等到更好的人的思维模式中。
得了这种病的人会陷入一种道德优越感中,觉得自己有原则,有耐心,有操守,是不为外界所动的。
不会享受当下的生活再多的优越感都没有用。
拧巴是一种病,时时处处与生活拧巴,就会把自己拧巴出来病。
刘主编,一个人写的杂志,内容涉及心灵修炼、电影评论、人物传记、旅游见闻、图片等。微信公众号:刘主编(andaximen)
文 | 鲍鲍 图 | ins 微信 | 富书(id:zhongchoudushu)01家里大扫除的舅舅要丢包垃圾,被我爷爷坚持拦了下来。那包垃圾内容是什么呢?具体如下:一把老锁头、一副破了的老花镜、还有几根爷爷在路上捡来的鞋带和几个废纸盒。...